距离实现保时捷的梦想,只差一辆小米汽车?
12月20日,奇瑞星纪元ES上市。
官方指导价:22.58万元—33.98万元。
官方宣传亮点:最高续航905km,标配CDC+空悬、800V高压平台。
12月26日:问界M9上市。
官方指导价:46.98万元-56.98万元。
官方宣传亮点:重新定义1000万元内最好的智能旗舰SUV、鸿蒙座舱、9000吨一体化压铸工艺、12处2000MPa核潜艇级热成型钢、华为“巨鲸”800V高压电池平台。
12月28日:小米SU7亮相
官方指导价:未公布。
官方宣传亮点: 风阻系数0.195、 800V双电机、零百加速2.78s、CDC空悬前双叉臂后五连杆+博世DPB、一体压铸后地板、自研小米钛钽合金、三段式防撞设计。
其中,各大车企将众多美好之词赋予到新车上。
不过几家欢喜几家愁,小米汽车似乎自带流量,再加上其独特的营销手段,登上多条热搜。
(PS:不愧是科技大厂出身,善于造势、借势。)
CMZ也赶往北京参加了此次小米科技发布会,发现小米创始人雷军在长达三个小时的发布会,多次提到“最”、“唯一”。
对此,有些网友表示:
也有小米用户调侃:用小爱同学识别图片,出来的是保时捷,看来小米自家也承认这是保时捷。
不得不说,大家的眼神真犀利。
那为何某些汽车品牌喜欢模仿(抄袭)其他品牌车型外观?
“吉利银河之光”曾被指控抄袭“长安深蓝SL03”:
“理想MEGA”曾被吐槽像“现代STARIA”:
主要还是因为相比于其他产品的外观设计,汽车受制于风阻、空间、人体工程学等原因,在外观设计自由发挥的空间并不多。再加上,大众审美标准相对一致,这就导致很多汽车外观趋同。
那汽车外观模仿(抄袭)是侵权吗?
看情况。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二条规定:
外观设计指的是:对产品的整体或局部的形状、图案或者其结合以及色彩与形状、图案的结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并适于工业应用的新设计。
所以判断一辆车外观设计是否侵权,第一个条件是:原创品牌已经申报了相关外观专利。
第二个条件是:在整体造型以及细节上,诸多地方1:1复刻。
曾经,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就表示:“汽车的外观专利有5幅照片,前面、后面、侧面、正上方和斜上方,这5幅照片里面都是相似的,你就可能是侵权的,但只要其中有一幅照片风格完全不一样,其余的完全一样也不侵权。”
因此,车企起诉对手外观侵权的案例成功率很低。
不过,虽说同质化的外观可以减少车企试错的成本,但现如今汽车市场竞争很激烈,产品需要差异化价值,靠模仿(抄袭)注定走不长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