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是抄底燃油车的好机会,为什么你们偏去买更贵的新能源?
年底,一直在帮亲戚朋友买车,让我比较吃惊的是,他们会率先选择更贵的电动化产品。
前两年,这批收入的亲戚朋友喊最多的是“用最少的钱买到空间最大的车”,他们选择最多的车型是哈弗H6、CS75 PLUS,预算更少的买帝豪、逸动。
这两年,还是同样收入的人群,开始选择尺寸更小、价格更高的新能源车,比如说花11万买个秦PLUS,16万买个深蓝S7。
这哪里是消费升级,这明明是超前消费,因为他们都不是全款购车,新能源车吸引他们的点有很多,智能、设计、能耗、加速,这点燃了他们超前消费的想法,但本质上却是通过压缩生活品质换来的。
目前的燃油车价格已经非常低,比如说一台欧尚X5 PLUS的终端价格不足8万,同尺寸的新能源车落地价在13万左右,从价格分析新能源车不具备任何经济性能,虽然日常使用能耗更低,但目前的燃油车技术已经非常成熟,普通的家用车油耗不高。
关键是,普通的家用车使用强度不会特别高,经过验证的燃油车其实和工薪阶层更匹配。
之所以会有更多人买新能源车,一个是真的有核心“不限行”需求,一二线城市的EV纯电动车的确路权更高,所以消费者情愿买这种在日常不会增添出行烦恼的新能源车型,另一方面是不明白行业的“无所谓”选手。
他们认为多花几万买新能源车,更省钱,而且这些新鲜配置值得他们买单,所以才会“消费升级”选择电动化产品。
对于企业来说,燃油车的价格一降再降,目前已经是抄底的好机会,包括合资车在内的所有企业,都已经将燃油车的价格做到了回归产品本质。
比如说君威的终端价格已经不足14万,雅阁的终端价格让步也达到了4万,3系、A4L这些豪华车的价格也都没有2021年缺芯时代的高傲。
从使用上来说,当下是入手燃油车最好的时代,因为这两年生产成本并没有降低,稳定的生产成本下,产品均价还更低。
另外,从使用上来说,其实我们对车辆的日常出行需求并没有增加,新能源车的很多配置是冗余的,的确数据层面更好,但其实投射在日常使用层面,这些冗余的性能和配置并不会给日常带来太大的使用差距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