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成消费者冷漠价格战,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遇冷,自动驾驶热情降温
中国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接受度首次下滑,据麦肯锡发布的2024年中国汽车消费者洞察报告显示,尽管价格战持续,但对刺激消费的作用有限。超过8成的消费者认为价格战对购车决策没有积极影响,特别是10万元以下的车型价格战可能会适得其反。
中国车市结构化转型,中国品牌市场份额在三年内增长了20%。在此期间,价格调整成为市场参与者获取市场份额的重要手段。尽管如此,价格战并未对中国消费者消费升级的需求产生影响,15万元以下价格段消费者再购车型升级的比例超过一半。
中国新能源(600617)汽车市场从补贴政策驱动转向市场驱动,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超过35%。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实用性能高度认可,但麦肯锡报告发现,下辆车考虑购买新能源汽车的受访者比例下滑了6个百分点。
充电设施不足影响新能源汽车接受度,消费者“后悔率”的上升主要与三四线城市充电设施建设不足有关。这表明新能源汽车发展已从一二线城市扩展至三四线城市,但充电桩建设速度未能跟上新能源车增速。
消费者对自动驾驶功能兴趣提升,但支付意愿下降。一线城市消费者尤为明显,部分汽车公司将高级自动驾驶方案作为标配或一次性选装包提供给购车者,对消费者的付费倾向产生了市场“教育”效果。
和讯自选股写手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作为作者或者嘉宾的观点,不代表和讯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和讯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和讯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和讯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车界爆料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