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A和乐道之间,还有第三条路

07-06 14438阅读

文|嗷嗷胡


终于,MONA依然挂着我们熟悉的X形车标问世,小鹏并没有把它规划成一个像乐道那样的独立品牌。


新势力这一概念已约十载,头部玩家开始有实力开辟新的战线。当原有同名品牌终究无法及时覆盖到足够多的人群,扩大产品价格级别落差就需要新的工具。


但茴字尚有四种写法,“品牌”也可以有多个解:不是要么零、要么一,而是从零到一的平滑连续过程。



比如,乐道是一个与蔚来几乎平行的独立品牌,而MONA是小鹏旗下的子品牌/系列,在这中间还存在着10086种左右逢源的可能性。


1


既想向下扩展更广阔的较低价市场,又不希望损害品牌原有的(相对而言)高端形象,于是专门推出一个新生的品牌,这事儿不光今天的新势力,哪怕你是法拉利也不免俗。



1960-1970年代,法拉利以Dino为名,推出了一系列相对更廉价、更年轻化的车型。Dino是恩佐·法拉利已故长子的小名,这多少体现了该系列最终的定位。


特别之处在于,尽管同样完全出自法拉利之手,Dino系列并不悬挂著名的跃马车标,车头、车轮、方向盘上采用的都是“Dino”字样的新logo。


Dino就像一个相对更亲民的“法拉利副牌”,连法拉利官网的表述都是:“近乎是一款法拉利”。



Dino品牌最终消失于1970年代末,不过取代它的正是法拉利后来的入门中置V8系列,即不再挂Dino车标而“转正”成一辆真正的法拉利。


可以说Dino品牌以一种曲线救国的方式,用了十年时间,帮法拉利完成了一次体面的品牌门槛降级。既拓展了法拉利品牌的“疆域”,又潜移默化无损品牌光环。


不成功的案例也有,日系车迷应该知道日产早年的名字Datsun达特桑。在2014年,达特桑曾短暂被日产重新启用,作为面向印尼、俄罗斯等国的低价子品牌。



但短暂的复出于2022年终止,官方说法是新兴市场不及预期、转移资源研发电动车等。不过考虑到同期英菲尼迪也被调整,问题更可能是日产不再需要一个“比日产更下沉”的新品牌了,哪怕是在新兴市场。


原有品牌的高端地位越稳固、降价求生的压力越小,在推出低价子系列时才可以选择更独立的形式,比如彻底独立的新品牌。否则即便强推新品牌、新车标,也会因原品牌不断向下挤压,而让新品牌丧失回旋空间走向鸡肋。


2


MONA全车都挂着小鹏车标,完全归属于小鹏品牌麾下;乐道全车用上自己的新车标,力图成为一个平行于蔚来的新品牌。在这两者中间,还有一个经典做法叫“各挂一半”。


不过和MONA、乐道不尽相同,这种模式更常出现在品牌向上拓展的情况中。


21世纪初,奔驰试图复兴手中尘封多年的迈巴赫品牌,推出了迈巴赫57/62两款车型,可这个独立的迈巴赫品牌没能获得市场认可,最终于2013年终止。



而今天人们津津乐道的这个迈巴赫,是奔驰在独立品牌失败后,对迈巴赫品牌资产重新运用后的结果,即归属于奔驰品牌旗下的子品牌梅赛德斯-迈巴赫。


新时代的“迈巴赫”产品不再独立,基于奔驰已有车型;迈巴赫的双M车标只作为点缀,奔驰车标才是主旋律;作为子品牌的迈巴赫的价格定位,也比原来的独立品牌迈巴赫打了对折还多。



作为独立品牌冲高没成,削弱了独立性的薛定谔式子品牌冲高成了。尽管后者的目标远没有前者那么高,至少让品牌资产发光发热了。


日系、韩系品牌更熟悉“各挂一半”,甚至今天某些可能大家根本想不到的国产品牌,其某些做法也或许是在无意间,部分体现出了类似的原理。


皇冠(当然,不是今天那个)应该是国人最耳熟能详的例子,车头、方向盘都用上了尊贵的皇冠专属车标,而车尾、车轮等相对次要的位置则沿用丰田车标。



皇冠几乎从车型诞生起就有了自己的logo,却一直没有脱离丰田品牌,车尾早期保留TOYOTA字样、中后期规规矩矩挂着丰田标(整体如此,不同市场不同版本有差异)


日系品牌鼎盛时期的高端车型,基本都会拥有自己的专属车标,同时并不脱离本品牌的原有体系。丰田皇冠、世纪如此,日产1989年的拳头产品Cima也如此。



现代今天拥有独立的高端品牌捷尼赛思,而在这之前,其前身现代Genesis(国内叫劳恩斯)、高端车型Equus(雅科仕),都有过“只挂一半现代标”的做法(不同版本有所差异)


冲高车型在车头等醒目位置使用专属车标,来体现尊贵感、特别感,帮新品牌强化认知;而在其他位置继续使用原品牌车标,来维持一个品牌认知度、解释成本的下限;同时,还能继续保有本品牌认知度、资源体系的支持。



如果要推出真正独立的高端品牌,之前经过这样的一个预备和试探过程,是更保守、更现实、更稳妥的做法(不一定需要该车型最终转归新品牌,比如日系几例)


比亚迪王朝系列在车头使用车名车标、在车尾使用比亚迪车标,当然这与以上案例完全不是一码事,其主观本意也与本文主题无关。但最终汉、唐能站稳20万元以上,完全未依赖什么高端品牌高端战略,“车头有自己的车标而没有BYD车标”也许客观上有些无心插柳的作用。



不论从原有品牌向上还是向下拓展,一个新的独立品牌永远是高风险的做法,这用不着解释;而完全不脱离原品牌、哪怕口径上刻意特殊化,只要车标不变,也要担心向上乏力/向下有损品牌价值。


日系、韩系是离我们最近的例子,或间接(日)或直接(韩)地,先从“半独立”高端车型积累蓄能,再转化衍生出“全独立”的高端品牌,这样的成功是有先例的。


尤其在今天,国内市场做新能源高端化的阻力和风险越来越大,而高端新势力做平价化也要小心维护来之不易的品牌价值,新品牌“半独立、各一半”的做法也许终会出现。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车界爆料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