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销量数据出炉,多家车企新能源车目标完成率不理想

2024-07-20 14502阅读

最近,各车企陆续发布6月成绩单,单看各企业6月成绩普遍表现还不错,比如比亚迪6月销量34.17万辆,同比增长35%;上半年销量161.3万辆,同比增长28.46%。理想6月销量4.78万辆,同比增长46.7%;上半年销量18.9万辆,同比增长36%。不过,对比全年销量目标,各车企争晒的“中考”成绩单却不算理想,年销量目标完成率最高只有44%,多数都在30%以下。

目标完成率多数不到四成

刚刚过去的2024年上半年,车市机遇与挑战交织。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近日,车企陆续交了新能源汽车销量半年“答卷”。

从6月的月度销量数据看,比亚迪不仅名列首位,而且遥遥领先。理想汽车紧随其后。问界销量也达到4.28万辆,位居前列。6月末,问界官方宣布,问界M9(图片|配置|询价)上市仅6个月,累计大定突破10万辆。同时,问界M9上半年连续9周成为50万元以上新能源车型销量冠军。有得意者就有失意者。6月,埃安销量3.5万辆,同比下降22.18%。哪吒汽车6月销量1.02万辆,同比下降16%。

具体到上半年的销量,同样是比亚迪拔得头筹,上半年销量为161.3万辆,同比增长28.46%,比身居其后的理想汽车高出数倍。理想汽车上半年销量18.9万辆,同比增长36%。紧随其后的是问界,上半年销量实现18.11万辆。在上半年同期增幅中,极氪汽车同比增长106%,岚图汽车同比增长102%,零跑汽车同比增长95%,均属于增幅较高者。当然,也有表现不如去年的,如埃安上半年销量17.74万辆,同比下降32%。哪吒汽车上半年销量5.3万辆,同比下降14%

单看今年上半年的成绩和增长率,车企的表现似乎也可圈可点,但结合其全年目标来看,这样的“中考”成绩就不好看了。根据车企公开的新能源汽车年度销量目标来看,比亚迪2024年的销量目标为362.4万辆,埃安计划年销量为70万辆,理想和问界的年度销量目标都是60万辆。从车企已经交的半年“成绩单”来看,比亚迪的年度目标完成率最高,但也仅为44.6%。完成率相对较高者还有极氪、蔚来,年度目标完成率分别为38.2%和38%。其他车企几乎均在30%以下,最低者甚至不足20%。

“2024年虽然已经过半,但不能简单地认为销量完成率也过半才能完成全年销量任务。”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秘书长崔东树向记者表示,从前些年的市场规律看,新能源汽车上半年销量占全年的40%左右,下半年约为60%。所以,总体上看,只要上半年完成全年计划的35%至40%以上,就有机会完成年度销量目标。

不过,事实上,当前多数车企新能源汽车年度销量完成率并没有达到35%至40%以上,现状仍然令人忧虑。“一般情况下,从半年销售情况来看,如果有80%到90%的企业能完成年度销量目标的40%至50%以上,全年的销量目标就相对较为容易达成。如果像现在这样多数企业都达不到1/3,全年销量目标则难以顺利完成。”浙江大学新能源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林弘昌认为。

市场环境复杂多变 车企预判不足

企业目标完成率不理想,“中考”成绩尚有缺憾,是目标定高了,还是另有原因?

“并不是年度目标定高了,而是市场驱动力不足,市场不够给力。”长三角研究院新能源应用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梁筱磊告诉记者。不过,林弘昌却认为,当初车企确定的年度销量目标的确有些高。原因在于,多数车企基本都是参照去年的市场情况和增速制定的目标,没有考虑到或者无法推测到今年市场出现的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所以,从当下的情况看,多数企业完成今年的年度销量目标可能较为吃力。

那么今年的新情况、新问题是什么?专家普遍归因为市场“内卷”升级,价格战愈演愈烈。同时,外部环境的不友好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销量的增长。

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新能源创新技术中心研究员胡丰林分析,从市场层面看,市场“内卷”和价格战是影响车企销量的主因。今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内卷”不断延展,从以往的“卷价格”“卷营销”延展到“卷配置”“卷智驾”“卷老板”等,几乎无所不“卷”,竞争向多个层面深度渗透,给企业带来了更大挑战。在“内卷”的情况下,新车上市首先亮出的是优惠价、权益大礼包,这导致很多产品上市的热度一过,即使降价也难以再有竞争力。

梁筱磊也认为,一些新能源车企及品牌在销量、特别是年度计划完成率上存在差距,很大程度上不是因为企业实力不足,更多是因为市场竞争加剧及诸多挑战因素叠加带来影响的结果。

更重要的是,今年以来,不但价格战愈演愈烈,参与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的品牌、车型也有所增加,这无疑又提升了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上半年上市的新能源车型至少比去年同期增加30%以上,所以,即使平均到每家车企,销量也难以大幅提升,包括龙头企业的增幅也不可避免地会放缓。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一些城市的出租车、网约车市场出现饱和,相应的新能源车型在B端市场也受到了影响,导致一些前两年在B端市场占主要份额的新能源车企受到直接冲击。

“出口面临挑战也是诱因之一。”梁筱磊告诉记者,2023年中国汽车出口站上世界第一,这引起不少国家的警惕。今年以来,不少国家出台了保护措施,如美国出台一系列相关政策并对产自中国的电动汽车加征100%关税,使得原先计划开拓美国市场的车企“出海”计划中止。自去年10月以来欧盟开始向中国电动汽车发起反补贴调查,致使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欧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今年以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欧盟多月出现了环比下降,如今年6月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8.6万辆,环比下降13.2%,主要就是受到欧盟调查的影响。同时,美国和欧盟的做法正引来一些国家的效仿,如土耳其、巴西等都提高了中国汽车进口关税。俄罗斯从今年4月1日起也实施了第152号法令,要求从欧亚经济联盟国家(包括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亚美尼亚和白俄罗斯)低关税进口的汽车,必须在俄罗斯补缴关税。这些因素都限制了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出口,从而影响了销量数据,并且很有可能影响到全年销量目标的完成。

胡丰林同时告诉记者,目前汽车市场增速出现明显的放缓迹象,这不是国内单一市场的问题,而是受全球经济不景气、多个地区局势不稳定等因素的综合影响。目前,全球汽车行业都在经历“震荡期”,如宝马集团二季度全球销量同比下降1.3%,奔驰二季度全球销量同比下降6%。相比之下,国内多数新能源车企表现仍较为顽强。

多措并举成效渐显 后续或将发挥更大作用

今年上半年,除了种种不利因素,事实上从年初开始,从国家到地方再到车企都出台了一系列促消费措施,这些措施的出台,在拉动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方面到底发挥了多大作用?后续还将如何发挥作用?

“包括以旧换新和新能源汽车下乡等政策的实施,的确拉动了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的增长。”林弘昌表示,今年以来的汽车以旧换新政策深层次改变了新能源汽车发展放缓的情况,既有效促进了新能源汽车市场消费的繁荣,拉动相关产业的投资增长,又加速了落后产能的淘汰,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向更高层次迈进。在各地开展以旧换新活动中,基本都把燃油车、电动汽车的置换支持目标瞄准新能源汽车,这在很大程度上既解决了消费者旧车换新的需要,也实质性拉动了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同时,市场下沉也是新能源汽车寻找增量的重要路径,下乡政策近年来一直成为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的重要拉动力量之一。今年5月开启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后,首站活动就有41个品牌、113款车型参与。从以往的情况看,自2020年我国开展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以来,共在10省(市)开展了24站专场活动,参加的汽车企业累计发布近270款下乡车型,带动新能源汽车累计销售700多万辆,收效显著。

除了从中央到地方的支持政策,车企也同时推出了一系列的促消费活动。“今年以来,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降价促销具有启动早、力度大、跨度长、规模大等特点,在一定程度上为新能源车市增添了动力。”崔东树表示,所谓“早”,就是今年从年初开始就延续了去年的新能源汽车价格战;在力度上,部分新能源热销车型降价幅度近20%,而且降价举措一直延续,称得上是“跨度长”;规模大,则是指今年上半年参与降价的新能源车型总数接近去年全年降价车型的数量。不过,崔东树指出,也因此,消费者的观望情绪较高,在一定程度上暂时抑制了新能源汽车销量的提升。但随着国家以旧换新政策执行细则的出台,地方新能源补贴政策的持续推出,社会积蓄的消费购买力正在陆续释放,这从5~6月的销量数据就可以看出。“新能源汽车销量行情在上半年末段开始走强,新能源汽车走势好于此前的预测。”崔东树说。

业界多数观点认为,降价促销、促消费以及以旧换新等一系列举措的实施,在拉动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方面发挥了较大作用。“近两年的促消费以及降价促销都给新能源汽车产销持续增长提供了支持。”梁筱磊认为,价格战未必不是实力增强后市场竞争的一种表现,在一定意义上,降价促销、价格战都使消费者受益,有效刺激了新能源汽车市场消费,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增长都发挥了较强的支撑作用。他分析,从时间上看,今年新能源汽车较大规模的降价促销是从3月之后开始的,由此也使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在上半年呈现出“前低后高”的特点,6月我国新能源汽车总销量达到104.9万辆,高于5月的95.5万辆和4月的85万辆,为上半年最高的月度销量数据,政策的拉动作用正在释放。

不过,业内专家对价格战的带动作用看法并不一致。“价格战并不是提升销量的助推剂,很可能是一种阻力。”胡丰林认为,上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出现一定增长,是与多种政策的落实分不开的,而价格战在一定程度上使消费者陷入矛盾心理,促使其认真思考现在买车值不值得。所以,不能把销量的增长看作是价格战的功劳。客观而言,价格战可能在初期少数车型参与时会有一定作用,但随着时间的延长,越来越多的品牌、车型跻身其中,价格战还会有作用吗?

不管怎样,政策的带动作用具有前弱后强的特点,协同发挥效应也需要时间,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下半年,这些政策会对新能源汽车消费发挥更强劲的带动作用。

下半年走势如何

下半年已来,半年成绩不理想的车企又将如何发力?市场环境又能给车企带来怎样的影响?

按照汽车市场规律,已经完成年度目标44%的比亚迪,只要下半年保持正常的发展节奏,实现全年目标没有太大难度。当前在保持国内市场大幅增长的情况下,比亚迪还在发力海外市场,此前多家机构曾预测,比亚迪今年海外销量有望超过40万辆。

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在公布6月销量时称,7月初,理想汽车无图NOA将向全量AD Max用户推送,实现全国都能开。在无图NOA上车之后,也可能会再为理想引来一波销售热潮。但不可忽视的是,理想汽车推迟了原计划今年下半年发布的3款纯电车型。这意味着,今年下半年,理想汽车要依靠L系列车型以及惟一一款纯电MEGA车型,来实现月均6.9万辆销量,才能完成全年目标。面对压力,尚不确定理想汽车是否会在下半年的适当时机继续“以价换量”,以赢得全年销量目标的达成。

已经实现全年目标38%的蔚来因为上半年调整了方案,当下发展势头正好,5月、6月两个月蔚来销量都突破2万辆大关,6月同比增长更是达到98%,创历史新高。不过虽然蔚来当下势头良好,但要想完成年度销量目标,后续每个月都要完成近2.4万辆的交付,这对蔚来来说难度非常大。

从企业本身的情况看,实现全年销量目标困难重重。那么抛开企业自身,从市场环境来看,下半年是挑战大于机遇,还是机遇胜过挑战?能否给车企实现全年目标增加助力?

“近期,行业去库存特征日益明显,当前新能源汽车市场结构性调整压力将更快从主机厂传导至渠道端,经销商经营信心有所不足。”崔东树表示,上半年持续增强的大幅促销活动,扰乱了车市正常的价格走势,终端价格修复需要一段时间,加上二季度超强的促销力度对下半年购车客户的消费透支效应,7月之后的一段时间新能源汽车市场以价换量的效果有可能减弱。车企也将对市场预期、产品结构及上市节奏进行优化调整,或将进入蓄力期。总体上看,今年新能源汽车市场虽然会实现一定的增长,但企业面临的压力也不小。他认为,下半年汽车行业总体形势是稳中向好,新能源汽车市场很可能不会出现大起大落的情况,而是趋于平缓增长。

也有观点认为要多看到下半年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一些挑战,未雨绸缪,提前做好应对方案。“无论从内部还是外部的市场环境看,下半年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挑战依然不少。”胡丰林坦言,从国内市场看,价格战难以立即停止,很可能持续下去,价格战最大的负面作用就是导致新能源车企的利润变薄。同时,新上市的品牌和车型仍然会增加,从一些车企的新车上市计划看,下半年上市的新车型很可能比上半年还多。另外,合资品牌的新能源汽车今年也已经开始发力,为市场增添了更多挑战因素。从海外市场看,新能源汽车出口依然存在部分地区风险增加、成本上升等考验,如欧盟自7月5日开始加征高额临时关税,这将迫使中国出口到欧盟的新能源汽车不得不提高售价,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市场竞争力。这些都是新能源车企面临的现实挑战。

矛盾总是相互依存的,除了挑战,新能源汽车市场机遇也依然存在。

“总体来看,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依然处于上升期,基础优势和发展机遇依然存在。”在梁筱磊看来,一方面,在“双碳”目标及产业转型进程中,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大趋势日益清晰,国内一系列拉动新能源汽车消费的政策也在增加,新能源汽车产业和市场发展的利好因素依然不少。下半年,政策的拉动作用或更明显。另一方面,通过近些年来的努力,我国基本构建了完整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除了芯片、工业设计软件等少数尖端产品,我国新能源汽车从原材料到动力电池、电机、电控及研发设计、测试验证、生产制造、销售模式等都已经站上世界前列。在此基础上,我国新能源汽车从外观设计到内在性能都在迅速提升,给产业转型和市场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因此,即使有困难和堵点,也是局部和暂时的,车企只要有不断进取的精神和实力,下半年的市场销量增长依然充满希望。

林弘昌分析,下半年汽车以旧换新、新能源汽车下乡在各地会广泛落地,从车企的规划来看,一些车企也准备针对细分市场发布新产品等,这些都会进一步激活新能源汽车市场。“从往年的情况看,下半年的中秋、国庆及年末等时间段,都是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的峰值时段之一,车企依然可以充分利用这类时机,进行多种形式的促销。”林弘昌表示。

文:赵建国 编辑:孙焕玉 版式:赵方婷

给小编加个鸡腿!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车界爆料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